返回第一章 韜光養晦 第五十一節 一軍如鐵  萬曆新朝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來說,可是傾注了林洲巨大的心血的。即使是遠在滄州的時候也是通過錦衣衛信使來了解訓練的進度,為了這支軍隊林洲把他來自後世所有的知道和不知道的知識都運用了上去。

    目前第一軍全軍一共一萬八千餘人的戰兵,加上六千的輔助兵力總計達到兩萬五千人。

    第一軍所有的軍官大約四百人左右,除去當初林洲從錦衣衛隨身教授的那些軍官外,其他的兩百多人都是從六衛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其中也就包括了在延慶一戰中倖存下來的許繼和獨臂馬賁以及和他們一起的二十多個兄弟,他們都是在各項的軍事技能的比賽中出類拔萃的,所以也都是大大小小的軍官了。

    至於一軍的裝備也是沒有多大的改進的,都是用的明軍現役的制式武器。火繩槍、虎尊炮、佛朗機炮等等的火器也都是現役明軍的制式裝備。這倒不是林洲不想給第一軍換裝更加先進的東西,即使現有的裝備在這個世界上也都是數一數二的了。關鍵的是在於人的問題上,而人的問題歸根結底卻是在制度上。

    林洲雖然並不是一個當過兵的人,但是作為一個生在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裡,軍事上的知識還是多少的懂得的,這些作為新的軍制改革的一部分就是已經足夠的了。

    對於士兵來說,在明朝當兵無非就是一個發餉的過程而已,所以士兵對於國家和軍隊嚴重的缺乏責任感和歸屬感。這也是這個時代所有的士兵們都普遍的存在的一個現象,畢竟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沒有形成什麼國家和民族概念的。所以林洲也是沒有太多的好的方法,不過既然是重利那就等於有了很好的突破口。在禁衛軍六衛中所有的士兵中開始解除軍籍的嘗試,而且每一個士兵都是能夠分得到的足夠的田產,即使是家人也是能夠很好的生活。

    僅此一項就使得四萬多人受益,也就是說有四萬多的家庭得到了好處。為了能夠有足夠的土地來分給這些軍士們,林洲還把延慶以及通州的部分皇莊也貢獻了出來。士兵們得到的是一份簽訂了三十年契約的田契,而且每年所要繳納的僅僅是每畝兩分銀子的稅賦(這是因為馬上要實行一條鞭法,所以才在軍中提前開始嘗試)。這樣的稅收已經是很低的了,加上是皇帝的御用親軍,更是沒有人敢在這些軍人家屬的頭上亂攤派。


    對於如何的防止田地的買賣,林洲也是煞費了苦心。士兵們的田契並不是普通的田契,士兵們的田地都是有原來的屯田,在經過抽籤分配之後作為官田只是對於士兵們有了使用權,當然了這個使用權卻是長達三十年的。為了防止以後的官府使用手段來收回土地,林洲更是在積極的創立一部法律,這就是被後世人所稱道的《土地法》。不過現在這一切都還在醞釀中,還是只有一個雛形而已,而且在林洲這個後世人的指導下這個法律也已經快要出爐了。每人五十畝的田地也是考慮到這個時代的農業耕作水平而定的,一個士兵的家屬大多都是在五到十人之間,這五十畝的田地對於一家人而言足夠了。

    這個時代的耕作水平是很低下的,在北方各省的產量大多是在每畝一百到二百斤之間,不會太多。除去田稅之後剩下的也是剛剛夠一家人正常的生活開銷,要想過上更好的日子只能夠在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上下功夫了。這也是林洲以後所要繼續革新的方向,只是現在他已經被帝國上下繁雜的事務糾纏的分身乏術了,目前自是顧不到這方面來。

    當然林洲所實行的政策也是只是在京城附近的禁衛軍中開始,還沒有普及到其他的地方,所以對於士兵們而言擁有屬於自己的田產這也是幾輩子家中幾輩人的夢想,於是在軍中如此的高強度的訓練中才會有這麼多的士兵刻苦訓練。因為自己的一切正是皇帝給的,所以當兵保家衛國、保護皇上也就是成了這些士兵們心中的精神支柱。

    對於一支軍隊來說,士官才是一個軍隊的靈魂,林洲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在戚繼光被彈劾以後,林洲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像歷史上一樣革職了事。而是由東廠的信使親自帶了一封皇帝的親筆信,赴宣大把戚繼光『押解』到了京師北大營中。在經過了幾個月的沉默之後,林洲才是讓戚繼光負責第一軍的全軍訓練工作。並在一軍中開始了基層軍官的培養,把那些軍中聰明伶俐、好學上進之人統統的都塞進了第一軍的軍官教導大隊。所以在一軍中教導大隊的人數也是近千人之多,除了平時的軍事訓練以外還有就是要教授兵法和識字。

    戚繼光的善於練兵的威名早就在大明朝的軍界是如雷貫耳了,明朝中葉,各地衛所處於嚴重廢弛狀態,根本不能承擔實際的戰鬥。針對這種局面,戚繼光主張另行招募新軍,嘉靖三十八年九月,戚繼光第三次提出有必要訓練一支強而有力的軍隊建議,決定到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得到上司同意。到義烏後,戚繼光進行了嚴格的挑選,他制定了四要四不要:.不要城裡人;不要在官府里任過職的;四十歲以上的和長得白的不要;膽子特別小的和膽子特別大的不要。要標準的農民;)黑大粗壯皮肉結實的人;目光有神的人;見了官府還得有點怕的人最後選定三千多人,編立隊伍,分發武器,進行嚴格的訓練。從此,這支軍隊轉戰各地,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人稱『戚家軍』。

    嚴明的軍紀是勝利的保證。在平時的訓練中,戚繼光要士兵熟練掌握金鼓、號炮、旗幟的號令,要求做到統一步調,萬為一體。作戰時,全體官兵必須集體向前,一人退卻則一人斬首,全隊退卻則隊長斬首,隊長殉職而全隊退卻則全隊斬首。此外,戚繼光還制定了各種賞罰措施,如設立固定的考選日期,武藝精通者予以獎賞,武藝生疏者予以處分。作戰有功、被俘不屈、遵守軍紀等,一律有賞;恃強霸道、訛言狂惑、偷摘瓜果、**婦女等,一律論罪。採用這樣的治軍方針,戚繼光造就了一支堅強的部隊。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倭時,所依靠的兵種主要是步兵和水師。步兵編制依次為隊、旗、局、司、部、營,每隊十二人,每營二千六百九十九人。隊是基本單位,各人分持不同的武器,作戰時集體配合,以『鴛鴦陣』對付敵人。步兵之外還有水師,為了協同作戰,戚繼光將不同船支配為一哨,二哨為一營,共設四營。北調薊州後,為對付大規模的蒙古騎兵,戚繼光將『鴛鴦陣』加以發展,創立了由車、騎、步相互配合的聯合兵種。車兵抵禦敵軍的衝擊,步兵以車為掩護出擊敵軍,騎兵則包抄突襲。各兵種協同作戰,這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軍事思想。

    而且對於軍隊的編制方面,戚繼光也是做了大量的改革,加大了各種火器在軍隊中的編制,這在後來的對北方蒙古的作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戚繼光是一個開創性的將領,全沒有這個時代其他軍人的局限性,總是使用新的武器裝備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戚繼光到薊州後不久,即根據北方的地理條件,提出了車、騎、步三軍配合作戰的策略。敵台修築完畢後,戚繼光便建立七座車營,分別駐守建昌、遵化、昌平等地。每營有重車一百五十六輛,輕車二百五十六輛,步兵四千人,騎兵三千人;每車配備士兵二人,『佛朗機』炮兩門。這種戰車有八片可以摺疊的屏風,平時平放在車



第一章 韜光養晦 第五十一節 一軍如鐵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相關:    修仙瑣錄  重生之日本大作家  英雄聯盟之決勝巔峰  一品唐侯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同類最熱
搜"萬曆新朝"
360搜"萬曆新朝"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