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八節 調查(六)  臨高啟明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某化妝成一個小商販或是遊方郎中,單獨啟程去惠州。到了惠州,再和首長聯繫。」

    「你想得很周到。」鄭明姜讚許的點點頭,「這樣,你到惠州之後,就通過起威的客棧和我聯繫。」

    「某明白,定不辱命!」

    定好相關的接頭方桉,鄭明姜又專門批了一筆款子給他作為經費,袁舒知告辭而去。

    袁舒知回到萬盛居茶樓的下處。他雖然考上了公務員,但是無親無故,也無處投奔。雖說有人給他說媒,讓他娶個老婆,重新成家立業,袁舒知也都笑著婉拒了。

    「某五十好幾的人了,還娶妻做什麼?若是生個娃娃,豈不是拖累了老婆又苦了孩子。」

    如今他和曾卷一家已經是親如家人一般,當個房客吃飯洗衣都由曾母照顧,過去他住著多少有些「吃白食」的歉疚。現在他有工資了,每個月交給曾卷的母親一元錢作為房租和伙食開銷。多餘的便存起來。

    往日裡他回來,總要和明女打趣一番,一老一小逗個樂,才去辦自己的事,這回他是一回來便直接回了房間,說這幾日要到外埠出差,需得精心整理下文件,讓大家不要打攪。眾人也不以為異。

    袁舒知回到屋子裡,卻知此去任務頗為兇險。這首長的神藥可是萬中無一的寶物,一個「療程」的藥有得要好幾十元,如今居然有人太歲頭上動土,盜取「神藥」牟利--敢這麼幹得人絕非等閒之輩,必然是悍不畏死的亡命之徒。自己稍有不慎,只怕是小命不保。

    建功立業果然要緊,但是把小命丟了可就什麼都沒有了。袁舒知雖然面對元老的時候康慨激昂,而且說得也是真心話。不過事後一想,還是得儘量保住性命,目睹元老院的榮耀才是最重要的。

    這般想來,就得先做做準備工作了。袁舒知沒去過惠州,但是惠州人接觸的不少,知道那是客家的地盤。自己這廣府老一開口就是外地人。要冒充本地人是不行的了,只能打扮成個商人。

    但是他對自己頗有認識,那就是他實在不像是個商人。不論是當初收留他的和尚、茶居里的茶客,還是後來綜治局裡的同事,都把「酸子」當作他的綽號。

    遊方郎中搖鈴醫這類,原本以他的氣質倒也相差無幾,而且他過去也讀過幾本醫書,要說唬弄幾句醫理號個脈開個方子倒也湊合,但是搖鈴醫是江湖中人,要熟知春典才能通行無阻,不然被人一盤海底就露餡了。

    如此說來,自己還是裝成個不第秀才落魄童生一類的人物才合適。想到這裡,他便起身把箱子裡幾件過去的舊長衫等衣裝取了出來--這些衣服自打他考上了公務員就沒再穿過。不過曾母都幫他洗乾淨補綴好放著了。

    髮髻他已經沒有了,不過這倒也不礙事。廣州城裡不少人都已經剪掉了髮髻,理成了髡髮。畢竟這是元老和幹部們的髮型。所以他頂著短髮也沒什麼問題,不必搞什麼假髮髻之類的東西。

    既然是不第秀才或者童生,又是一臉窮酸相,若無充分的理由是不大可能貿然跑到幾百里之外去得。他在惠州又沒有親戚朋友,也沒法說自己是投親靠友,若說是去教蒙館當塾師,要被問起具體去哪家,自己又說什麼呢?

    思來想去,想其萬勝居有個夥計是惠州人,家裡也是開茶居的。便和曾卷商量,讓他命夥計寫一封薦書。抬頭名字留空。

    曾卷幫他開好了薦書,交給袁舒知,看到他填上名字,不覺好奇道:


    「你這是做什麼?」

    「阿卷,難不成你忘記公務員紀律第十八條第三款第一點了嗎?不該問的事情不問。」袁舒知很是嚴肅。

    「知道,知道。」曾卷忙道,「我不問就是了。」

    「我這次是去出差,辦秘密差事。你得保密。」袁舒知想到自己肩負重任,表情甚是嚴肅。

    「明白。你也注意安全。」曾卷囑咐道,「凡事先保住性命再說!」、

    「阿卷,我會記得的。」

    第二天日朝食已過,袁舒知來到天字碼頭。開往惠州的客船不少。即有新成立的航運公司開行的花尾艔,也有舊式的個體航船。

    袁舒知選得便是老式的航船,因為乘坐花尾艔與他現在的身份不符。畢竟二等艙位的乘客至少也是個小商人。

    他和船家講了價錢,這才背著行李卷上船坐定。此類航船大多是客貨混裝,大致船底裝滿貨物,乘客便坐臥在貨物之上。並無高級艙室,途中也不提供餐食鋪蓋,一切都是乘客自備。短途旅行尚可,長途航行十分辛苦。只是勝在價格低廉,乘坐者多是升斗小民。

    袁舒知早早上船,在船尾靠近的船篷出口的地方占了一個位置。這個位置透風通氣,光線又好,只要不遇到雨天便是最上等的座位了。他在甲板上鋪開行李卷,背靠船篷坐下。靜候開船。

    坐下不多久,便有幾條小船過來兜售瓜子、炒米糖花生、橘子蜜餞,亦有售賣熏臘、餅餌、滷肉、燒雞之類素食的。前往惠州的航程這類舊式航船大約要走三天三夜。路上打尖的地方不多,客人都要備足沿途的食物和零食。

    袁舒知見乘客們一個個康慨解囊,買了許多吃食,不由得暗暗詫異。因為這種航船的乘客大多是下層百姓,一般不捨得購買零食和高價的熟食,多是自家做好了攜帶。如今他們的出手卻是如此的闊氣!

    仔細想想,大宋入城已經兩年多了,四方平靖,民生稍安,發展工商。這兩年雖說不上風調雨順,也沒鬧什麼大災。百姓手頭都寬裕,頗有些「多收了三五斗」的模樣。

    袁舒知雖然平日裡對元老院的施政總是「竭誠擁戴」,但是心裡也有品評。元老院在農村搞清丈田畝,釐清稅賦,光這一項,便減輕了無數百姓的負擔。而且國有糧食公司在農村開展收購,也遏制了小糧商聯合壓價。

    種種作為,都給百姓增加了收入。溫飽既然無虞,人們自然要追求更好的享受。這也是人之常情。袁舒知在公務員培訓的時候,學習過人的三個需求層次問題,如今套用過來一分析,便覺得這個三個層次說得有理。這位馬老先生果然是位大家!

    他自己帶了乾糧,並不想就這麼花錢,所以只瞧了一會兒熱鬧,就從書包里拿出一本雜誌看了起來。說起這雜誌,名叫《幻洲》,剛創刊不久,專向學校、書院、歸化民幹部徵稿,有時也向本地的文化名人約稿,至於內容,主要是文史哲方面的文章,很合老袁口味。

    本期上面登了袁舒知一篇關於《紅樓夢》中幾個地名變化的考據文章,最重要的還有復社張岱的臨高遊記。不僅自己文章變了鉛字印刷精美,而且能跟這等才子並列一刊,老袁對自己的文章是越看越得意,簡直有些陶醉了,連船何開行,行到哪裡了都不知道。

    他心裡還在想著「不枉我用了許多休息日的時間寫成此稿,能跟張宗子同刊登文,這輩子都值了。」當然他也確實值了,由此以後,老袁在紅學界嶄露頭角,終成大家。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相關: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網遊之倒行逆施  重生之娛樂鬼才  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  神話入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同類最熱
搜"臨高啟明"
360搜"臨高啟明"
語言選擇